close

有位卅九歲陳小姐是未婚上班族,三年多前發現左側乳房腫大,兩邊大小不一,因工作忙碌加上個性內向,於是就只是吃偏方自己「調理」逾三年,直到長大成直徑廿五公分、重逾五公斤腫瘤,且血流不止才求醫。經臺中慈濟醫院乳房醫學中心副主任林金瑤安排檢查,發現病理報告結果已接近癌症邊緣的葉狀瘤,因而實行全乳切除。

葉狀牙齦美容瘤良性多於惡性 好發於牙週治療卅歲到五十歲族群

林金瑤醫師說,陳小姐的乳房腫瘤是由軟組織長出的「葉狀瘤」,通常好發於卅歲到五十歲族群。葉狀瘤良性多於惡性,幾乎不經淋巴轉移,像陳小姐的乳房葉狀瘤長得那麼大又介於良性、惡性間的腫瘤十分少見,但最重要的是必須把腫瘤切除乾淨,以免復發或轉變為惡性腫瘤。

牙周病是牙齒周圍支持組織牙根牙骨質、牙周韌帶(牙齦、齒槽骨)的疾病就要進行牙周治療。主要造成牙周病的原因大多和牙菌斑有關當我們吃完東西,會在牙齒表面殘留牙菌斑,若沒有徹底正確刷牙使用牙線清潔乾淨,牙菌斑裡的細菌散發出來的毒素首先會對牙齦組織造成發炎反應,牙菌斑會鈣化形成牙結石,其中堆積的細菌及所引發的發炎反應會更加劇烈,進一步破壞牙根周圍的牙周韌帶和齒槽骨,久了牙齒會開始鬆動甚至脫落。早期牙周病的症狀包括牙齦紅腫、刷牙時牙齦容易出血、口臭、牙齦萎縮等,但尚未造成牙齒周圍齒槽骨的破壞,此時期稱為「牙齦炎」。末期的牙周病除了上述牙齦炎的症狀更加惡化以外,還會出現牙齒搖動、牙齒位置偏移、牙齦化膿等症狀,此時的牙周病稱為「牙周炎」。

葉狀牙周病瘤復發風險高 須定期追蹤檢查

由於陳小姐乳房結構已被破壞,皮膚也被不斷長大的腫瘤撐破潰爛;林醫師與整型外科合作,先完整清除左側重量超過五公斤腫瘤,再由整型外科醫師植皮。林金瑤醫師表示,葉狀瘤復發風險較高,必須兩年內每三個月定期在乳房醫學中心追蹤檢查一次,穩定後半年追蹤一次,降低轉移其它器官的風險。

飲食清淡與生活規律 才有益預後

林金瑤醫師說,乳癌是國內女性癌症發生率第一名,臨床上因為不敢面對乳房問題,拖延病情的人不少,婦女如果發現乳房異樣就要檢查,以免延誤治療時機;此外,病人日後需飲食清淡、生活規律,才有益預後。

arrow
arrow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premkh7qidw84 的頭像
    premkh7qidw84

    premkh7qidw84的部落格

    premkh7qidw8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